他山之石信息专报第2期-凯发平台

他山之石信息专报第2期

2024-05-31  

  【他山之石】

  六安: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淮南:翻新增补停车区 绘制街头风景线

  衡阳:将在市城区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黄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会举行

  周口:“城市管家”集中学习绿化养护技能

  丽江:“无碍”环境让残障人士出行更“有爱”

  邵阳: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打造文明旅游环境

  九江市柴桑区:唱移风易俗 诵村规民约

  茂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出成效

  襄阳:社会组织助力“文明襄阳”建设 打造动物收容绿洲

 

  【他山之石】

  六安: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来源:六安文明网 时间:2024.4.17

  “老旧街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裕安区鼓楼街道大田拐社区成立于2002年,辖区内大部分小区都是老旧小区。社区党总支书记范传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社区创建了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文明创建为战线、以协商议事为视线、以创先争优为标线、以网格治理为一线的“五线工作法”,把老旧街区改造列为社区重要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有效改善了老旧街区的环境品质,让居民的幸福感提档升级。

  由于社区地处主城区,大部分小区都是老旧小区,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大田拐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打造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街巷:下龙爪路和翰林巷。“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希望改造后的街巷既能保留街巷的城市记忆和烟火气息,又能体现整街的文化内涵。”因此,在下龙爪路的打造上,依墙而建的立体彩绘以年代划分,展示了六安各个阶段的历史大事,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地标、工厂或历史事件。而在下龙爪路与翰林巷交口处,则是设置了一些大字体标识造型,展示了“包摊”“巴巴意”等六安本土方言。如今,行走在这条不足一公里的下龙爪路上,很多行人都会被这些接地气的彩绘吸引。“过去的老旧街区成为了处处彰显人文魅力的网红打卡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好了,我们对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翰林巷是位于上院小区和翰林苑小区之间的一条小巷,也是这两处居民往来最频繁的道路。过去小巷狭窄,道路通行困难,机动车乱停乱放,十分不美观。通过实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程后,道路“白改黑”,不仅变得更加通畅了,还划定了停车位,增添了以“梅兰竹菊”为主题倡导文明风尚的墙绘,让老旧小巷瞬间充满了活力。“我们社区还先后成立了上院小区、鼎邦御庭小区、翰林苑小区3个小区居民之家,进一步巩固‘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基层精细化治理格局。

  依托小区‘拉呱会’‘板凳会’等活动,邀请辖区城北小学红色宣讲员,开展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依托社区文明实践站开拓‘润心田’项目,组建了一支由党员、青年、妇女等不同群体组成的服务于居家养老领域的志愿者团队,通过为辖区老年人开展免费家政服务等活动,真正助推社会组织融入社区,助力社区治理。”

  在日常工作中,大田拐社区网格员采取“错时”上门的方式,根据网格“一网一表”进行“地毯式”走访,全面掌握人、地、事、物、情、组织,建立动态信息数据库,及时处置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积极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邻管家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网格管理服务,加强治安巡逻队伍建设,织密基层治安网络,切实增强居民安全感。针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发挥“党建 网格”新模式,通过协商议事一一解决。“比如御龙湾小区空鼓外墙面问题、鼎邦御庭小区屋面漏水、上院小区内墙皮脱落、金桂香满园小区外墙漏水等问题,我们都是通过协商议事处理完毕的。”

  一桩桩社区贴心事,都是大田拐社区通过深化、细化基层治理,不断顺应和满足居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体现。范传庆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到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中来,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倡导文明生活、开展爱心服务。我们一起努力,将大田拐社区建设成为一个和谐有序、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淮南:翻新增补停车区 绘制街头风景线

  来源:淮南文明网 时间:2024.5.15

  近日,不少淮南高新区居民惊喜地发现,自家周边的人行道上增添了不少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原先有些模糊不清的停车线也被重新施划了,这既满足了居民停放电动车的需求,也让道路两侧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城区停车秩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连日来,淮南高新区城管大队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求,对辖区非机动车停车线进行全面更新,对非机动车停车线不足、模糊不清等情况,开展增补施划工作,确保非机动车有位可停,有处可放。

  此次专项行动遵循“应划尽划、方便市民”原则,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合理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并对磨损老旧、褪色不清的非机动车停车线进行补色翻新。“前期我们中队对辖区内人行道非机动车停放情况进行了摸排,制定了施划清单,在不影响市民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对和悦街西段、淝水大道等开展增补施划工作。截至目前,共新增停车线800余米,补划停车线2000余米。”采访中,弘湖中队负责人程昊介绍道。

  下一步,淮南高新区城管大队将继续做好非机动车停放的宣传引导工作,不断营造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

 

  衡阳:将在市城区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来源:衡阳日报 时间:2024.5.15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百姓幸福生活。今天,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在市城区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进一步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打通惠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究竟是个什么“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一个“小而美”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中,不仅要有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还应具备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因此,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更是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商业布局、提升业态品质、引导创新发展、增强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下基础。此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我市率先在市五城区、两园区开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再逐步在各县市推广,全力打造衡阳市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具体来看,试点将重点支持新建便利店(社区超市)、蔬菜零售网点(社区菜店、生鲜超市)、便民早餐店;支持社区菜市场、生鲜店(菜店)智慧化改造;支持社区利用闲置用房、整治改造后的房屋等或临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改建为搭载多种便民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支持相关企业在社区设立服务网点,提供或搭载小家电维修、废旧家电便民回收、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服务;支持培育提供便民生活服务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等。对符合条件的相关项目将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各地要坚持“因地施策、一圈一策”原则,紧扣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丰富消费业态的实施重点,精准制定生活圈内项目建设计划,确保便民生活圈建设“接地气”“有生气”“多人气”。

 

  黄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会举行

  来源:黄石文明网 时间:2024.5.10

  5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会在下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会上,4名黄石市五星级志愿者代表——闫先锋、程辉、于文英、刘水金齐聚一堂,用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

  程辉分享了自己远赴偏远乡村支教和在下陆区开展文明宣导的经历,他呼吁大家将文明宣导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为黄石市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闫先锋讲述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和退役后投身志愿服务的经历。他多次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用勇敢和专业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文英则通过温情的故事,讲述自己如何用实际行动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和帮助,她平凡而温暖的叙述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刘水金通过讲述自己积极参与文明宣导的故事,展示志愿者力量,引导公众提升文明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志愿者们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讲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志愿者的风采与担当,激发社会大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周口:“城市管家”集中学习绿化养护技能

  来源:周口日报 时间:2024.5.16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养护水平,提升我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5月14日,周口市城市管理局邀请苏州市园林专家来我市讲授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知识。全市15家绿化养护管理单位的2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苏州市留园管理处园林绿化高级技师左建明采取“理论授课 真实案例”的方式,以“浅谈城区行道树的修剪艺术”为题,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的绿化养护心得。在理论培训环节,左建明重点对绿地养护管理方法、树木修剪分类与技法、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讲解。在随后的实操环节,左建明一行人来到大庆北路,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现场教学。左建明为到场人员演示了不同植株的绿化养护方法,并现场介绍了专业设备的维修保养知识以及常用绿化养护工具的使用方法等,讲解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对绿化养护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理论联系实际,把专业知识运用到日常绿化养护工作中,为市民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周口市园林绿化中心技术人员鲁秀秀说。

  “此次培训将进一步提升一线人员的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提高他们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将按常态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标准,把管养工作做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绿化养护工作中去。”周口市城市管理局市政科科长刘宁在培训结束后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紧紧围绕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要求,积极运用先进的绿化养护方法,加快培训成果转化,推动全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丽江:“无碍”环境让残障人士出行更“有爱”

  来源:丽江融媒 时间:2024.4.19

  “我出行需要坐轮椅,因为城区部分路段、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完善,很多时候都不敢出门、害怕出门。”在督导体验活动过程中,丽江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钟万英如是说。

  4月17日,丽江市检察机关与市残联联合开展了“有爱无障、共享文明成果”——丽江市无障碍环境体验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体验活动。市残疾人无障碍督导体验队,市、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市、区残联助残志愿者,市、区创文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共20余人参加活动。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是丽江市检察机关与市残联首次联合举办的专项监督体验活动,围绕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交通出行、日常生活、信息交流等无障碍环境建设,发挥检察机关和残疾人联合会各自职能作用,协同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无障碍环境设施的科学规划、改造提升和运行维护水平,提升残障人士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好地建设和维护好安全、适用、便利的无障碍环境。

  活动中,在残联助残志愿者的引导下,残障朋友们以丽江市医院为起点,对丽江市城区主次干道、商业街、交通路口、广场、医院、商超、公共场馆等场所涉及的盲道、缘石坡道、电梯、无障碍通道等无障碍设施进行体验,并对交通路口红绿灯语音提示、公共场所电子设备服务等信息无障碍内容进行体验,充分感受无障碍设施带来的便捷、舒适,以及发现存在的问题。

  “这次的督导体验活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一次具体举措,也是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次具体实践。通过督导体验,反馈残疾人意见和建议。”古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组联信访维权股股长和丽胜说。

  经过此次实地深度体验,残障朋友们现场感受了该路段无障碍设施带来的方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平时使用电动轮椅,城区大部分无障碍设施都能满足出行的需求,日常去康复医院都是独自前往,出行还是很方便的。但这次体验下来,发现福慧路与民主路十字路口把我难住了,路口没有设置缘石坡道,过不了马路,加上新华书店路段设置了路障,轮椅过不去,所以很多时候我到这里就只能返回了。”丽江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余绍杰说。

  残障人士对丽江市城区主次干道、商业街、交通路口、广场等公共场所涉及的盲道、缘石坡道、电梯、无障碍通道等无障碍设施进行体验。

  “随着无障碍环境不断完善,现在我们出行是越来越方便了。但有些路段出现了盲道缺失或被占用的情况,这时我需要很专注,步伐要更慢一些,耳朵也需要调动起来,凭着感觉过马路或路口。”丽江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林金江告诉记者。

  通过督导体验,市医院至七星街的线路为无障碍环境存在问题突出且较为集中路段,存在公交车站台无语音提示、公交车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盲道被占用或挤占、十字路口无缘石坡道、红绿灯语音提示不完备、人行横道不具备轮椅通行、地下商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这次走访体验,主要调研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通过多部门共同配合,限时整改解决问题。下一步,检察机关要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再次磋商,找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要求和督促对应职能职责部门履职,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古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阙之晟表示,检察机关将积极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督促之诉”“协同之诉”的职能职责,推动丽江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完善,不断满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有爱无“碍”的人文关怀和城市文明程度。

 

  邵阳: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打造文明旅游环境

  来源:文明邵阳微信 时间:2024.5.8

  “五一”假期,邵阳市的各大景区热闹非凡,迎来了游客小高峰。各景区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更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文明旅游和暖心服务成为游客旅途中的亮点。

  走进湘窖生态文化酿酒城,随处可见的文明公益广告、文明旅游提醒标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更在无形中传递着文明旅游的理念。为进一步推动文明旅游,湘窖生态文化酿酒城在提升文明服务设施方面下足了功夫。母婴室、儿童洗手台、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等人性化服务设施的完善,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贴心的关怀。

  标准融入建设,全面提升品质。邵阳市各景区在游客中心、售票处及景区内,科学布置了景观小品、公益广告和文明旅游标识,使文明宣传内容无处不在。同时,实施硬件设施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确保游客良好体验。

  蔡锷故里景区对故居进行精心维护,并建设生态停车场、广场和公厕等设施,游客服务中心也焕然一新,配备导览标识。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景区安全性,更营造出“宾至如归”的舒适氛围,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文明旅游的魅力。

  优化管理服务,推进常态长效。邵阳市各景区注重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功能,强化软件建设,通过设置志愿服务站点,为游客提供全天候的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文明劝导等服务。

  在双清亭古建筑群景区,市公园管理所双清公园管理站采取了“宣传+执法”的创新方式,并结合文明志愿服务,有效减少了车辆乱停乱摆、攀折树木、乱扔垃圾、噪音扰民等不文明行为。市公园管理所双清公园管理站工作人员何竞表示:“现在游客的文明游园意识有了很大提升。路面上的垃圾明显减少,车辆摆放也更为有序。”

  在崀山景区,“微笑新宁”志愿服务成为了新宁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志愿者不仅为游客提供景区推荐、旅游路线规划、饮食住宿咨询等全方位服务,还准备了应急药品,确保游客在旅途中的安全与舒适。在志愿者的引导和示范下,游客也都积极遵守景区的参观游览秩序,排队不争抢,垃圾不落地,共同维护着景区的整洁与和谐。

  在古楼驿生态文化旅游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值守在景区各点位,维持现场秩序,提醒游客自觉遵守景区相关规定,争做文明游客。青年志愿者王婧表示,通过向市民和游客义务讲解、发放文明旅游倡议书等旅游宣传资料,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

  丰富活动内涵,彰显文化底蕴。邵阳市各景区在假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互动性强、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旅游体验,激发了出游热情。

  在邵阳县新田村弄子乡村生态旅游区,游客们可以参与抓鸡、抓鱼、桑葚采摘、沙滩寻宝等充满乐趣的农耕田园文化体验活动。游客周童表示,带着小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非常欢乐,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

  城步苗族自治县联合湘桂三县推出山歌系列民族文化展演活动,各族同胞穿上精美的节日盛装,吹芦笙、弹琵琶、踩红犁,与游客们一同跳起民族团圆舞,共同欢度“五一”假期。

  绥宁县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推出“竹排放歌”“跳花跳月”“上刀山下火海”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让游客置身其中感受绥宁特色民俗风情。

  下一步,邵阳市各景区将深化文明旅游宣传,强化管理,提升游客文明素养与体验。同时,探索创新旅游模式,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更亮丽的城市旅游名片吸引游客,助力旅游业繁荣发展。

 

  九江市柴桑区:唱移风易俗 诵村规民约

  来源:大江网-新法治报 时间:2024.5.15

  “高彩礼,不能要;移旧俗,呱呱叫……”国家级非遗九江山歌,通过“以口相传,即兴而歌”的方式流传于九江市柴桑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地把移风易俗唱进山歌,以接地气的表演形式,让广大群众沐浴文明新风、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5月9日,记者了解到,九江市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以来,柴桑区通过一项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掀起立新规、除陋习、树新风的热潮,使广大群众逐渐放下人情“面子”,展现精神文明“里子”。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

  近日,记者走进柴桑区城门街道联盟村党群服务中心发现,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十分醒目,从村务公开到环境卫生整治、从宅基地管理到公共财产保护、从婚丧嫁娶到邻里纠纷调解等,都有明确规定。“只有家家和睦、户户和善,社会才会和谐,大家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村民张毛发说。

  联盟村将集体讨论形成的环境卫生保护办法纳入村规民约,成立村级卫生志愿服务队,开展庭院环境整治,实行“户评比、总评分”制度。

  记者了解到,柴桑区为各村“量身定制”村规民约,明确和规范村民在环境卫生、民俗民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行为,通过诵读“三字经”、四字词语、顺口溜等形式,让村规民约更接地气,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小组织发挥大作用

  “现在大操大办的少了,人情负担减轻了。”说起文明新风,柴桑区新塘乡胡桥村村民颇有感触。

  红白喜事怎么办?随礼多少合适……对于以前这些村民“不好意思说出口”的问题,村红白理事会都作了规定。不管谁家办红白喜事,村红白理事会成员都会上门“唠嗑”,在闲聊中敲定酒席标准、参加人数等内容。

  徜徉于新塘乡胡桥村集市,道路两旁路灯杆上的“好媳妇”“好岳父母”等公示牌引人注目。该村定期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引导村民“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绿色美家”。

  前不久,胡桥村的王四梅获得了一项荣誉——“不要彩礼好岳父母”。“越爱女儿越不能收取女婿家的贵重彩礼,只有这样,小两口才会相互尊重。”王四梅说。

  近年来,柴桑区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为抓手,推选了一大批协调能力强、有威望、有影响力、热心群众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道德模范和志愿者任理事长和理事。2022年,全区召开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200余次,监督引导文明操办婚丧嫁娶事宜800余次。

  小阵地书写大文章

  为培育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群众知贤、颂贤、学贤,柴桑区城门街道斥资500余万元,新建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乡贤馆,围绕“乡土乡情乡愁”主线,讲述乡贤故事,展示乡贤风采,弘扬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力量,以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养文明、推动发展。

  城门街道白合村的百姓大舞台是当地村民的“心头好”,每周四,村民们聚集在这里听宣讲、看戏剧、会友人。大家不仅编排好看的文艺节目,还把移风易俗编进山歌中,倡树文明新风。

 

  茂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出成效

  来源:茂名晚报 时间:2024.4.9

  近年来,茂名市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多部门联动织密保护网

  记者了解到,市委出台了《茂名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违法犯罪防治二十项“硬措施”》,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市文明委制定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考评。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市贯彻实施情况。二十项“硬措施”一出台,政法、教育等部门就成立工作专班一抓到底,严厉督查、倒查倒逼各地各学校抓好未成年人工作。

  政法、教育、文广旅体等部门还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校园周边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400多家次;联合开展校园安全督查179次、检查学校1400多所,倒查学校134所,问责处理481人。市教育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若干措施》。全市各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全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和资金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茂名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常年刊播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公益广告。此外,我市还开展“阳光成长”巡讲进校园1031场次;依托团市委12355和卫健部门7×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畅通全市青少年求助渠道。

  培根铸魂护航健康成长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到高校为师生们讲授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围绕党的二十大开展专题学习教育300多次,覆盖全市所有团支部、少先队中队。全市按编制标准配齐思政课老师,开足开齐思政课程,全市有8门课程入选省100门中小学中职学校思政课优质建设课程,其中市博雅中学的校本教材获得全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成果二等奖。用好用活“柏桥讲堂”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目前已有10012名师生走进“柏桥讲堂”接受教育。

  同时,着力推进“好心家风润童心”“好心校园”“少年话法治”“小小讲解员”等未成年人工作品牌建设,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创造条件让中小学生直接参与到道德、法治、文化、国防、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中来,评选2023年茂名市“新时代好少年”40名,推选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3名。组建中小学校学雷锋志愿服务队298支,登记注册未成年人志愿者约14万人。连续开展3届“小手拉大手、文明随手拍”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广泛发动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平均每届学生报名人数2.14万名,收到文明微视频总数2.3万,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一股争当文明先锋热潮。

  此外,政法、教育等部门通过联合组建导师团、公益宣讲团,汇编法治案例等方式开展法治、国防、安全等宣传教育,真正做到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本学期,政法、教育联合拍摄“开学第一课”并在全市中小学集中播放,超200万人次观看。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广东赛区决赛中,我市获得3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

  推进未成年人阵地建设

  我市还推动全市16个文明校园示范点、9个社区示范点高标准开展未成年人工作,带动提升全市未成年人点位创建水平。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将文明校园创建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重点,推动市愉园小学等16个全市文明校园示范点高标准创建;召开全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推动文明校园创建落细落实。目前,我市已创建1492所县级文明校园,786所市级以上文明校园。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抓好家长学校建设。我市是省内全域启动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区建设的6个地市之一,190所学校在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总结会上受到表彰(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市辖区建设社区家长学校145所,实现100%全覆盖,并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覆盖社区26.83万户家庭。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规范管理乡村学校少年宫、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立茂名市未成年被害人警务服务中心,推动全市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10个,2023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01件。在全市德育学校建立普法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6个(5个被评为省级实践基地),实现普法教育基地市县两级全覆盖。全市中小学兼职法治副校长、一校一律师配备率100%,其中7所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专项竞答活动优秀组织奖”。

 

  襄阳:社会组织助力“文明襄阳”建设 打造动物收容绿洲

  来源:襄阳文明网 时间:2024.5.11

  在襄阳,不少市民反映街道上看到的流浪犬猫变少了。但在襄阳市襄城区杏花村住着1047只流浪犬,219只流浪猫。为有效救助流浪犬猫,解决城市流浪犬猫治理难题。在襄阳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成立了襄阳市康茁流浪犬猫收容中心。

  “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母猫一年能够繁殖2至3胎,一胎平均4至5只,一旦猫的数量和密度过高,由此带来的公共卫生安全不容小觑。”收容中心负责人孙艳妮说。市民自发的民间救助行为持续蔓延,但救助管理的平台和资源依然稀缺。襄阳市康茁流浪犬猫收容中心的成立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探索。经过三年的运转,康茁流浪犬猫收容中心建立了公安移交、收容登记、留档备案、专业评估、隔离驱虫、分类收容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流程。同时,聘请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收容中心管理,支持动物收容事业。此外,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今年,康茁流浪犬猫收容中心定期开展文明养犬进社区系列宣传活动28场次,对社区居民宣传普法,耐心的为养犬市民解答各类养犬相关的问题,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免费狂犬疫苗券、牵引绳,引导养犬市民做到养犬办证、溜狗牵绳、清理粪便、不影响他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余 永胜

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k8凯发天生赢家的版权所有

工作邮箱:czswmb@126.com 投稿邮箱:czswmb@126.com 电话:0566-2088565

运行管理:池州文明网

文明池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