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员舒德红:用光影照亮乡村夜空-凯发平台

放映员舒德红:用光影照亮乡村夜空

2024-08-31  

  新秋已至,山乡的夜晚燥热未退。石台县丁香镇华桥村胡家祠堂前的广场上,乡亲们摇着蒲扇,聊着家常,等候电影开场。随着一束光柱划破夜空,直射到前方幕布上,激昂的片头曲响起,喧闹的人群逐渐安静,电影《柯村风云》就此上演。人群中的电影放映员舒德红轻轻擦去脸上的汗珠,嘴角浮现出一丝轻松而满足的笑容。

  今年66岁的舒德红,是石台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一名老放映员,负责丁香、小河、仁里等乡镇共23个村的公益电影放映,每个村每年要放满12场。14年来,每当太阳西沉,他就带着放映设备,奔走乡村,用光影点亮乡亲们的“文化夜空”。

  8月26日,记者来到舒德红的工作地仁里镇三增村党群服务中心,近距离了解这位痴迷电影的老放映员。

  “现在都是数字放映,带着放映机和幕布就行。”舒德红向记者展示数字影片解码卡——一张居民身份证大小的黄色卡片,背面带有磁条,将其插入放映机后,便能播放相应的影片。

  上世纪70年代初,不满20岁的舒德红跟随父亲,在生产队的放映室里帮忙。“那会儿是胶片放映机,一卷胶片就有几十斤重,整套电影放映设备足足500斤。”少年时的舒德红热爱电影,总是充满热情地跟随父亲工作,即便徒步十几公里去县城取回沉重的胶片,也乐此不疲。

  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舒德红见证了乡村电影最为辉煌的时期。“那时候下乡放电影,这个村子还没结束,另一个村子的人就已经拖着板车等候装载放映设备了,每到一处,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回忆起当年电影放映的场面,舒德红露出了自豪的神情。他告诉记者,不同时期,观众喜欢的电影不同,样板戏、红色革命战争片曾红极一时,而黄梅戏则是乡亲们百看不厌的经典。

  乡亲们的欢迎,让舒德红不惧跋山涉水,始终甘之如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舒德红离开了放映室,转而在仁里镇三增村工作,日常繁忙的工作,未减少他对电影的热情。2011年,当得知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招聘电影放映员时,舒德红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再次接触放映机,舒德红既激动又紧张。

  时隔20多年,曾经重五百来斤的放映设备已变成一个只有几十斤重的数字机器,可供选择的影片种类也变得更多。“现在条件多好啊,每个村子都有‘大舞台’,电影公司还专门配备塑料凳子方便观众观影。”舒德红由衷地感叹,曾经拉设备的人力板车也被摩托车、四轮电动车所替代。

  时代在发展,舒德红时时思考,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乡亲们还像过去那样热衷于看电影吗?公益电影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观影口味各有不同。舒德红每到一村放映时,耐心询问村民们喜欢什么题材,用心记下来,尽可能每次放映都不让大家伙儿失望。“老年人喜欢黄梅戏,中年人喜欢看战争片。”舒德红说,有的村子山高路远,每去一次就要放映2场,还得考虑老年人的作息时间,安排他们喜欢的影片在前面放映。

  “观众在哪里,我的放映场就设在哪里。”舒德红牢记并尽量顾及村民不同的作息,避开茶叶采摘季、水稻收割季等农忙时节。在恶劣天气里,户外放映条件受限,往往无法完成放映任务。但只要条件允许、观众需要,舒德红就会带着放映设备,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时光不语,舒德红收获了许多感动:“有时老人看完电影后还要走夜路回家,我会打着电筒送他们一程。他们担心我夜里着凉,也会拿出外套让我穿上。”电影成为连接他与乡亲们的纽带,也悄然改变着乡亲们的精神面貌——多次放映的电影《六尺巷》让原本有矛盾的邻居彼此释怀,革命战争片激发了青少年们的爱国情感,戏曲电影则让老人们鉴古知今、感恩当下。

  是什么支撑他年复一年坚守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总有一些乡亲需要电影的陪伴。”舒德红的回答质朴而真挚。在他看来,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能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像舒德红这样的公益电影放映员,我市目前有48名,每年为农村和社区放映公益电影总场次达7300场。他们常年带着设备奔走在各个社区和乡镇之间,将一部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送到群众面前,用文艺之光照亮精神家园。(汪玉)

责任编辑:余 永胜

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k8凯发天生赢家的版权所有

工作邮箱:czswmb@126.com 投稿邮箱:czswmb@126.com 电话:0566-2088568

运行管理:池州文明网

文明池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