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平台-k8凯发天生赢家 » 聚焦池州 » 正文
2023-02-15
池州,自古就是钟灵毓秀之地。
千百年来,智慧的池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游走在池州大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根植于这一方文化沃土,近年来,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5.4亿元,增速达22.1%,增速居全省第4位;全市规上文化企业77家,较上一年度增加3家,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增长17.5%,比全省平均增幅高9.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27个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9.3亿元,超年度计划8.6%,同比增长35%。文化软实力赢得了“真金白银”,成为池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强化要素保障, 做大做强文化“旗舰”
眼下,安徽文香智能教育装备产业园项目二期已经封顶、三期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年内投入使用。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汤鹏飞介绍,产业园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后,陆续有8家企业入驻,获评安徽省数字创意和文旅产业“双十佳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我市不断创新思路,抓好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杏花村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平天湖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支持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智慧教育装备产业园建设,培育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数字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文化“旗舰”,使文化产业迈上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陵阳锅子百家宴、“七夕”游园会、全国摄影大展……在当地政府的精心“呵护”和支持下,陵阳文创小镇特色产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目前已入驻企业32家,2022年文旅休闲等主导产业年收入达到2.6亿元。
陵阳文创小镇是我市强化文化产业要素保障的一个缩影。2022年,我市成立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专班,召开文旅专题土地要素保障会议,将杏花村、九华天池、东九华等项目通过“三区三线”划定举证调出红线范围,在年度新增计划中优先保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用地,为礼貌山等项目安排土地269亩。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举办全市金融助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会,组织12家金融机构与14家文旅企业融资签约2.44亿元。加大文旅贷款投放力度,全年累计投放融资贷款12.15亿元,年度新增2.43亿元。
加快资源整合促发展。2022年,我市打造“游池州”智慧文旅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线景区、民宿、精品路线、旅游商品等特色产品940个,整合市民旅游卡发放、云游池州、社区团购等服务功能,推动“游池州”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与外部ota平台合作,打通外部流量入口。目前,平台注册用户10.76万人,全年营业收入近3500万元。
立足自身禀赋,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池州坐拥灿烂多姿的人文旅游资源,始终坚持多措并举做强做大文旅产业。
过去一年,我市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推动池州傩戏、青阳腔、生漆夹贮技艺等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万象傩园夜游活动入选2022年度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
同时,我市还充分利用九华山、平天湖、杏花村等知名ip,将池州特色文化元素和标识融入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文化装备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领域。由池州暴风动漫有限公司制作、融入我市特色文化元素的动画片《船员历险记》在广东卫视动漫频道播出。传承中创新,挖掘中发展。2022年,我市充分挖掘非遗和历史文化资源,编制《池州市老池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打造润思祁红历史文化街区“城市会客厅”,建成小三线历史文化博物馆,植入夜游灯光秀等业态,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创新打造军事历史文化旅游线路,获文旅部、央视网聚焦宣传;举办池州市首届非遗传统技艺展,开展“山水池州·非遗陪你过大年”视频展播活动,发布视频42个,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24.7万人次。
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宣传推介。2022年,我市在杭州、北京等6个城市举办“山水池州·灵秀九华”招商推介会,组织2家企业参加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结合“大黄山”品牌宣传,成功举办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暨“大黄山”池州养生“硒”游季、长三角民歌赛等主题活动。“趣游池州”话题累计点击2.1亿次,“诗词里的池州”点击量达千万次,“人间天路平天湖”登上热搜、点击量破亿。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文化发展动力
改革创新,顶层设计是关键。我市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依托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工作专班,建立专班办公室与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由产业专班联系领导组织召开专班与部门问题交办会。
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发展后劲。我市将文化产业列入对县区政府管委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优化分值设置;首创将文化产业工作指标纳入市直有关单位年度职能工作目标任务,由市文改办牵头制定任务指标,并进行考核打分。(王齐斌)